同樣的出身, 完全不同的命運與價值

同樣是竹子,一個被做成了晾衣桿,一個被做成了竹笛。晾衣桿特別的痛苦,不服氣,為什麼都是竹子,竹笛就被人們愛不釋手,而自己這麼卑賤,還要經受風吹日曬。但晾衣桿卻沒想,自己僅挨了一刀,而竹笛卻經歷了萬般雕刻……

是啊!同樣出身的晾衣桿和竹笛,卻有著完全不同的命運與價值。

其實當晾衣桿被人拿來當作晾曬衣服的用具時,它的命運與在人們心中的地位、價值已成定格。甚至我們都已想到了若干年後它的結局——被人們當成垃圾遺棄或付之一炬。

而竹笛,一棵普通的竹子,從亂石、雜草叢生的山坡上到跟隨主人出入藝術的殿堂,被人們視若珍寶,把玩珍藏。在這其中,它經歷了無數次的斬頭去尾,掏心剝皮,鑽磨刀削,調試上漆,到最終成為優雅的樂器,成就一曲曲婉轉美妙的樂章。同樣的出身,不一樣的價值,竹笛所經歷的哪一樣不是撕心裂肺、浴火重生的洗禮?可以說竹笛的今天是用苦和難、血和淚的代價換來的。而晾衣桿的歸宿也是它只受了一刀之苦所決定的。

往往人們只貪戀寶石的精美與華貴,但又有多少人知道,一顆寶石的生成歷經了怎樣慘烈的場景:在那高溫翻騰的岩漿裡,在那密封的空間裡,再加上極大的壓力……最終才生成一顆價值不菲的寶石來。

一塊精鋼來到世上,它也經歷了無數次鍛打,燒煉、不知多少次被人反覆投入爐火,可以說是浴火重生、百煉成鋼。

我們信神的路,亦是如此,每個人都要經歷各種環境及試煉,也正是在這種種試煉之中,才鑄就了見證。

經上記著: 「我要使這三分之一經火,熬煉他們,如熬煉銀子;試煉他們,如試煉金子。」(亞13:9)

因為他如煉金之人的火,如漂布之人的鹼。他必坐下如煉淨銀子的,必潔淨利未人,熬煉他們像金銀一樣……」(瑪3:2-3)

「然而他知道我所行的路;他試煉我之後,我必如精金。」(約23:10)

再回想聖經中記載歷代聖徒的經歷,神在他們身上作的工作,不由得也讓我們心生敬畏,摩西在曠野四十年,真可謂晝對草原、黃沙,夜伴牛羊星辰,以果為食,以泉為飲。四十年的年輪蕩盡他的英雄豪情,時間的風沙吹散他的滿腔血氣;惡劣的環境磨練他的意志、信心;生活的苦難造就他的依靠順服;最終得以被神使用、擔當大任,帶領以色列民出埃及。

約伯滿山牛羊、萬貫家產盡失,兒女喪命,他卻不埋怨不論斷,絕對相信順服神;當災難臨及自身,滿身長瘡、痛不欲生時,依然讚美耶和華;最終在苦境中散發出百合花般的香氣,得到神的恩待祝福……約伯所擁有的一切蒙神加倍賜福,且再無苦痛、日子滿足而死。

彼得更是經歷話語的審判,數百次的試煉、熬煉、擊打管教,生活的艱辛磨練,這一切成就了「愛神至極」的彼得,使他最終被神成全,成為被神作成的標本模型。

我記得神的話說:「神越熬煉使人的心越能愛神,人的心受痛苦,對人的生命都有益處,更能安靜在神面前,與神的關係更密切,更能看見神極大的愛,看見神極大的拯救。彼得經歷數百次熬煉,約伯也幾經試煉,你們要想被神成全,也得經歷百次熬煉,也必須經過這個過程,必須藉著這個步驟,才能滿足神的心意,才能達到被神成全。熬煉是神成全人的最好方式,只有藉著熬煉、藉著痛苦的試煉,才能使人心裡對神發出真實的愛。沒有苦難,人對神就沒有真實的愛……

……熬煉並不是要將人從他的面前取締,也不是將人滅於地獄之中,而是在熬煉之中改變人的性情,改變人的存心、人的舊觀點,改變人對神的愛,改變人的所有生活。熬煉對人是個實際的考驗,對人是個實際的操練,只有在熬煉中人的愛才能發揮其原有的功能。

神作工熬煉人,人就受苦,愛神的心越大,神的大能在人身上顯明得越多。人受的熬煉越小,愛神的心越小,神的大能在人身上顯明得也小。受的熬煉越大,受的痛苦越大,受的折磨越多,產生對神真實的愛越深,對神越有真實的信心,對神的認識也越深。在經歷中你會看見,那些受熬煉痛苦大的、受對付管教多的人,對神的愛就深,對神的認識也越深、越透徹。

這些話讓我不由得反思:作為一個跟隨神的人,面對神擺設的各種試煉,我們是選擇接受,還是逃避拒絕呢?總之,一刀決定晾衣桿的價值,千刀萬剮,精雕細刻成就竹笛的歸宿,路就在每個人的腳下——代價決定其價值,這不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嗎?

曉征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